暖手宝产品开发全流程
暖手宝产品开发全流程
暖手宝产品开发需经历从需求挖掘到量产交付的完整链条,其中暖手宝外壳的品质直接影响产品体验,而塑胶模具与注塑加工则是保障外壳质量的核心环节。
1. 市场调研与需求定义
开发初期需通过用户访谈、竞品分析明确核心需求:暖手宝外壳需兼具防烫性与便携性,表面触感需达到邵氏硬度 85±3A 的软质体验,尺寸控制在 120×70×25mm以内以适配掌心握持。同时需调研主流塑胶材料,确定采用食品级硅胶与 ABS 复合结构,为后续塑胶模具设计提供基础参数。
2. 结构设计与DFM分析
设计团队需完成暖手宝外壳的3D建模,重点优化边缘弧度(R3.5mm圆角避免硌手)与内部加强筋布局(间距 20mm×15mm 网格结构)。同步进行可制造性分析,输出塑胶模具设计指引:型腔采用1出4布局以提升效率,分型面设置在外壳中缝处,确保合模线不影响握持手感。
3. 塑胶模具开发与验证
模具厂根据设计图纸启动塑胶模具制造:模仁选用S136镜面钢(抛光至 Ra0.04μm),导柱导套配合间隙控制在0.05mm以内,热流道系统采用针阀式浇口(直径1.2mm)以减少暖手宝外壳的浇口痕迹。模具试模阶段需测试300模次,重点检查外壳是否存在缩痕(深度≤0.1mm)、飞边(宽度≤0.05mm)等缺陷,通过调整保压压力(80-100bar)优化成型质量。
4. 注塑加工工艺定型
进入量产准备阶段,注塑加工参数需精确设定:料筒温度分段控制(喂料段160℃、熔融段180℃、喷嘴段190℃),注射速度采用3段式控制(初期50mm/s填充 30%,中期80mm/s填充至90%,后期30mm/s保压)。每小时需抽取5件暖手宝外壳进行尺寸检测(重点监控长度公差±0.2mm)与跌落测试(1米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无开裂),确保注塑加工稳定性。
5. 总装与性能测试
暖手宝外壳与发热芯、温控模块组装后,需进行全项性能测试:持续加热4小时外壳表面最高温度≤55℃(防烫要求),充电接口与外壳密封处进行IP65防水测试(水下1米 30分钟无渗漏)。老化测试需模拟500次充放电循环,检查外壳是否出现变色、变形(尺寸变化率≤1%)。
6. 量产与品控体系
量产阶段需建立双轨质检机制:注塑加工环节通过视觉检测设备(精度0.05mm)实时筛查外壳缺陷,总装后进行抽样寿命测试(每批次抽取3‰样品进行1000次循环测试)。同时塑胶模具需每周进行维护(清洁型腔、检查顶针磨损量),确保暖手宝外壳的一致性,最终通过全流程管控实现产品良率≥99.5%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暖手宝产品开发全流程
- 医疗器械模具开模需要注意什么?
- 注塑模具怎么设计呢?
- 注塑模具详细开发过程
- 无线充开模流程
- pp注塑模具介绍
- 注塑模具的常见种类
- 哪些产品会用到塑胶模具?
- 塑胶模具与注塑加工哪个重要?
- 怎么找到适合的注塑模具厂开发产品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